前不久,武汉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透露,2006年至2009年,该市连续4年没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,水平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方阵。武汉提出更高要求:打造“全国蔬菜最安全城市”。
蔬菜安全的保证,是标准化生产,每个种植指令都要规范操作。武汉本地蔬菜离生产标准化还有多远?
菜地标准化,武汉不如沿海
这几天,在东西湖区慈惠农场的国家级标准化蔬菜基地里,农民们正忙着移栽茄子、黄瓜、番茄苗。当地农户说,搞标准化生产,有利于打造农产品品牌。他们农场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调温、育苗、除虫、打药等,还要做种植记录。
目前,武汉建有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9个,带动市郊35万亩菜地标准化生产,占全市常年菜地80万亩的近44%。这一比例离沿海发达城市尚有差距,即使在南京,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比例已达70%以上。在昆明、山东等地,标准化的程度更高。“各行其是的传统种菜方式,已成为蔬菜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。”武汉市农业局程耀明副局长认为,如果不建立起全面的质量监管、来源追溯体系,单个产品的违规,可能会给地区带来一损俱损的影响。
标准菜,优质优价刚起步
据了解,蔬菜标准化要求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,禁用的高毒农药多达10种;此外,抽检合格率必须达100%,任何一次检测出问题,都会导致“摘帽”。
武汉市蔬菜总站高级农艺师汪细桥介绍,标准化生产必然增加蔬菜种植成本,会导致蔬菜价格上涨。
在武汉最大的有机蔬菜基地——新洲区涨渡湖有机蔬菜基地,番茄、茄子、辣椒、黄瓜等23种蔬菜先后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,因为价格高过普通蔬菜1-3倍,市民望而却步。
慈惠农场邴氏有机蔬菜公司总经理邴杰也说,他们按高标准生产的纯天然有机蔬菜,上市之初屡屡碰壁,甚至不得不等同于普通菜卖。
标准化农业,任重道远
不过,对于标准化蔬菜,市场人士还是持乐观态度。统计显示,今年春节期间,武汉超市有机蔬菜的销量增长了3—4倍。
今年,全市有机蔬菜面积将达1000亩,年产量1000吨左右。同时,新增莲藕、芋头、大蒜等特色有机蔬菜品种。未来5年,全市有机蔬菜面积将超过5000亩。
下一步,农业部门将继续落实补贴政策,推动蔬菜品牌创建,并引导广大市民认知消费绿色蔬菜。有人士建议,如何将零散的农户引入标准化生产体系,也是当务之急。
(楚天都市报)